大雁岭:奏响新时代乡村振兴之歌
适逢周末,朋友推荐去大雁岭看看,说大雁岭挺不错的,口气里透着自豪。朋友又介绍说大雁岭是个既有风景又有故事的地方…从宜宾南岸城区驱车半小时到达大雁岭,抬眼望去,就像一个久违的朋友,让初来乍到的我怦然心动。
大雁岭,位于高县来复镇大屋村,因秋末冬初时节南迁大雁群栖于此而得名。她北依马鞍山,峰峦叠嶂,俯瞰雁鸣湖,在水之上。登高极目远眺,冬日的大雁岭让人美不胜收,令三五成群徜徉其间的游客们流连忘返。而谁能想到,十多年前与宜宾市区近在咫尺的大雁岭与外界几无往来,实属一位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美人呢!促使她发生沧桑巨变,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上敢为人先、扬帆奋辑的,正是当地著名的股份制民营企业——四川早白尖集团。
从高县供销社体系中改制而出的早白尖集团,已经有20多年的奋斗史,“奋斗”的基因流淌在早白尖人的血液之中。早白尖人为建立创新扶贫机制、践行产业扶贫责任而奋斗的那份坚持与执着,昭示着大雁岭的昨天、今天和明天,彰显着早白尖“马到成功”的满满精气神。
早白尖精气神之一:一马当先的魄力。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。大雁岭的改变和发展,首先得益于伟大的时代和党的支农惠农的好政策,也得益于有个带头富、带领富的好企业家,他就是早白尖集团董事长张德勋。张德勋在2001年毅然放弃供销社这个“铁饭碗”,全身心投入到茶产业发展中,把企业经营得红红火火,但他的心里更有一团火——个人富不算富,大家富才是富。自早白尖落地大雁岭起,他一直将大雁岭乡亲放在心上,把心放在大雁岭乡亲上,大雁岭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他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。“要致富先修路”,他从乡亲们最关切的交通问题入手,统一规划设计,高标准同步建设,建成了一条条穿插在茶山之间的沥青道路,铺就了农民致富的幸福路。
早白尖精气神之二:马不停蹄的毅力。产业兴,人心定。只有抓好产业兴旺才是真本领。为了增加农民收入,早白尖集团依托三产融合项目“中国红茶第一庄园”,向农户发放茶苗,开展生产技术培训、建卡管理,鼓励农户发展茶叶生产。借助现代农业园区和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机遇,以“早白尖科技园建设”为中心,着力打造大雁岭基地建设,新建茶业加工工厂和存储仓库,努力实现村民稳定就业。先后建设示范茶园1200亩,带动农户种植茶园面积1.7万亩,大力发展以茶叶种植、乡村旅游为重点的主导产业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。
早白尖精气神之三:跃马扬鞭的活力。幸福的人生是奋斗的人生。新时代的大雁岭发展活力迸发。早白尖集团秉承“自主创新、产业化经营、品牌化发展、服务三农”的发展理念,通过建立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经营模式和“产学研”科技创新机制,实现了茶旅融合发展和茶产业链的延伸。先后建成高空索桥、水上舞台、茶海步道等休闲娱乐设施,形成了集生态观光、茶叶果蔬采摘、茶艺演绎、摄影婚庆、餐饮休闲为一体的丰富业态。先后荣获“中国茶业行业百强”“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”“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”“国家AAA级旅游景区”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”和“四川省扶贫龙头企业”等荣誉。凭借对茶叶事业的执着,凭借早为人先、敢为人先的精神,长远规划、分步实施、整体推进,企业逐步迈入了新一轮的上升期,产业规模、经济效益、创新能力、产品质量和品牌文化大幅提高,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极大地助力了农民致富和乡村振兴事业。
已是隆冬时节,依旧万木葱茏。晓院新筑静谧悠然,茶海连绵茶花飘香,茶厂工地热火朝天…大雁岭的每个角落都充盈着勃勃生机。“处处绿水青山,家家金山银山,人人寿比南山。”向着全面小康再出发,拼搏是唯一的答案。
大雁岭,一曲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之歌,正在高州大地激情奏响…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