泸州沙湾记忆:昔日茶马古道,如今已成荒芜
一个城市总有一些地方被遗忘,最终荒芜。当然我相信这是暂时的,
但是在这个暂时结束之前,它却是很多人回不去的曾经。
只要这座城市,有好多世代居住的人,就会积攒出好多属于他们的乡愁。
乡愁不是叹息,不是悲哀,不是指责,不是遗憾,而是当年没有感觉的美好,如今可以回味着让人欣慰与安逸,这就是乡愁的魅力。它如一剂良药,在人们童心不再,岁月磨砺以后,还能给予安慰和舒缓你内心的情绪。
所以,很多时候,当我们遇到同样居住在那个地方的人们,又或者看到一些过去的老照片和影像,会突然感觉岁月和时光,曾经在你我身上流走。
沙湾,其实江阳沽酒客要说有多深的印象,那是扯淡,不过因为我三姐是锅厂的,他们就居住在那边,小时候也经常过去玩。那个时候,我们不晓得码头如何,也经常坐船过去,因为挨着一个黄金山公墓,那种平民公墓,好歹也是江景房,在不允许土葬和没有土地给土葬的时代以后,我们必须把先人的遗骸重新取出,然后迁坟下葬。
你哪里能够预计得到,泸州之前以为的那些农村之地,都慢慢变成了城市,本来农村就没有亲戚,好不容易找到的地,最后还是必须搬迁。所以还是到公墓省心一点。这样,好多年,我们去给公(爷爷)祭拜,都是坐船到对岸。后头码头没有,坐车过去。再后来国窖大桥修好了,我们也会开车了。路可没有杨桥那边好走,但是还是成群结队地去。这几年还维护了一些,不然真担心哪天垮下来。毕竟是临江的石壁。
至于沙湾,我们还是不如居住在这里的人印象深刻。后来沙湾这里开始有了规划,老住户开始搬迁了,才被人发现这里的历史值得记录,还是泸州的茶马驿站,这里的老街特别有味道,当年的码头也曾经热闹。有学校,还有很多老的厂在附近,锅厂、瓷厂。反正九十年代开始走下坡路,最终消失无踪。
而沙湾这里有挨着东岩石刻,所以这个地方整体来说,有摩崖石刻,有古老民居,有驿站码头,要人文环境有人文环境,要历史渊源有历史渊源,要故事有故事,要民俗有民俗,最终却一个也没有用上,好些朋友说,这里可以打造成重庆的洪崖洞的样子或者一个临江民俗民宿文化,川江码头文化,茶马古道文化的文旅项目,建议都好,但是碰不到实质的东西,也只是旁敲侧击,意义不大。
搞迟了不行,早些年启动好一点,现在花费更大,又是水源保护地,很难开发。而且这两年疫情的影响,很多机构和资本恐怕也要慎重,而且这个东西你不参与设计和招商,并且能完美的把历史人文融合的人,到时候打造出来又是不伦不类的,还不如等它先这样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在这里我比较赞成。
当年今天,各位要再进去考古也不容易,路不好走,荒草丛生,而且没有人居住,荒凉中透着丝丝恐怖的意境,丝毫没有一点美感,有也是记忆里的。所以沙湾,不是一声叹息的事情,是它目前真的不够成熟。
这几年两江四岸的建设在进行,城东的沙茜半岛也不是围绕沙湾和东岩在打造,所以各位看到的江南新区还是有它自己的成绩的。至于沙湾这个地方,可以留个念想,或许它还要继续荒芜一些日子。但是莫要忘记了。
(感谢傅琨女士及江阳老师提供本文图片)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