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羽与茶经
陆羽(733—804),字鸿渐、季疵,湖北省天门市人,道号竟陵子、桑苎翁、东冈子,又号“茶山御史”。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,被誉为“茶仙”,尊为“茶圣”,祀为“茶神”。
茶圣陆羽一生嗜茶,精于茶道,对茶的性状、品质、产地、种植、采制、烹饮、器具等皆有论述。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《茶经》而闻名于世。
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,熟悉茶树栽培、育种和加工技术,并擅长品茗。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,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。 他也很善于写诗,但其诗作世上存留的并不多。《全唐文》存文五篇,《全唐诗》存诗二首。
《茶经》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、源流、现状、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、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,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,精辟的农学著作,阐述茶文化的书。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,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。
陆羽茶经分三卷十节,约7000字。
上卷:
一之源,讲茶的起源历史、外形内质、功效作用、名称、品质;
二之具,谈采茶制茶的工具,如采茶篮、蒸茶灶、焙茶棚等;
三之造,论述茶叶种类、茶叶分类和采制方法。
中卷:
四之器,叙述煮茶、饮茶的器皿,即24种饮茶用具,如风炉、茶釜、纸囊、木碾、茶碗等。
下卷:五之煮,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评比;
六之饮,讲饮茶的风俗,即陈述唐代以前的茶文化和历史;
七之事,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、茶叶产地和药效等;
八之出,将唐代全国茶区的分布归纳为山南(荆州之南)、浙南、浙西、剑南、浙东、黔中、江西、岭南等八区,并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;
九之略,分析采茶、制茶用具可依当时环境,省略某些用具;
十之图,教人用绢素写茶经,陈诸座隅,目击而存。
茶经》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,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、生产、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,传播了茶业科学知识,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,开中国茶艺的先河。
《茶经》使茶这种物质的存在,升华至文化艺术的精神范畴,使饮茶这种日常行为上升为艺术享受,陆羽的《茶经》是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;是陆羽躬身实践,笃行不倦,取得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后,又遍稽群书,广采博收茶家采制经验的结晶。是古代茶人勤奋读书、刻苦学习、 潜心求索、百折不挠精神的结晶。以茶待客、以茶代酒,"清茶一杯 也醉人"就是中华民族珍惜劳动成果、勤奋节俭的真实反映。
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相关阅读